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通过手机、电脑、网络等各种手段,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和传递各种信息。
可在古代,人们也有自己的信息传递方式,那就是驿站和驿传。
驿站是古代政府为了传递文书、接待使客、转运物资而设立的通信和交通组织,驿传是利用驿站进行信息传递的制度。
驿站和驿传在古代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驿传可以及时传达朝廷的命令和军情,对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且驿传的速度还有不同的等级,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需求,可以采用步递、马递、车递、船递等不同的方式。
其中,最快的一种方式,就是我们常说的“八百里加急”。
古代的邮寄制度驿站和驿传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殷商的盘庚之乱后,商王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为了加强对各地的控制,他“遍置官司,以通消息”。
这是我国最早的邮政组织的雏形,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都建立起邮驿网,主要交通道路上一般隔30里设一馆驿。
到了汉代,邮驿系统得到进一步完善,邮亭驿站星罗棋布,《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载,西汉共有邮亭23所。
到东汉,全国驿道总长已超过32000公里,当时利用邮驿系统传播信息的速度已经非常快了,传车一般日行百里,快则二三百里。
八百里加急的传递速度在古代的邮驿制度中,有一种特殊的传递方式,就是我们常说的“八百里加急”。
这是一种专门用于传递紧急军情或政令的方式,速度非常快,可以在一天之内传递八百里的距离。那么,八百里加急是如何实现的呢?
八百里加急的关键在于驿站的设置和驿夫的更换。
一般来说,驿站的距离是三十里一站,但是在一些重要的交通要道上,为了加快传递速度,会设置更密集的驿站,每隔十里或者五里就设一站。
这样,驿夫就可以在每个驿站换一匹新鲜的马,不用担心马的疲劳和耗损。
同时,驿夫也会在每个驿站换一位新的人,以保证驿夫的体力和精神。
这样,驿夫就可以不停地奔驰,不用休息和睡觉,只要吃一些简单的食物和水就可以继续前进,这种方式,就是八百里加急的原理。
八百里加急的速度是多少呢?根据史料记载,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大约是每小时二十里,也就是每分钟三分之一里。
这相当于现代的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速度,如果按照这个速度计算,八百里加急可以在一天之内传递八百里的距离,也就是24小时。
这在古代是非常惊人的速度,可以说是古代的“超音速”传递方式。
为何劫匪不敢去抢古代的邮驿,是国家的重要机构,是传递信息和物资的主要方式。因此,也是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受到国家的严格保护和监督的。
那么,在这期间是否会遭到劫匪的抢劫呢?古代的邮驿,是否有防范和应对劫匪的措施呢?
其实一般的劫匪根本不敢动手,因为八百里加急是一种特权,只有皇帝和朝廷才能使用。
因此八百里加急的数量是极少的,不像普通的驿传那样频繁出现。
它还有一种特殊的驿传形式,不用纸张或竹简,而用符节来记录信息,符节的体积小,重量轻,不容易被察觉。
期间不换车换马,也不停留休息,而是一路狂奔,不分昼夜。
速度是极快的,一般的劫匪根本无法追上,就算追上了,也很难拦截。因此,八百里加急的难以发现,劫匪很难找到机会和目标。
再加上相关地方会增加驿站的防御力量,古代的驿站,一般都有一定的驻军和武器,用于保护驿站的安全和秩序。
驿站的规模和地位越高,驻军和武器的数量和质量也越高,且都有一定的护卫力量,用于保护驿传的安全和顺利。
一般来说,驿传的护卫力量,可以分为内护和外护两种,内护是指驿传的本身的护卫,主要负责驿传的信息和物品的保管、搬运、传递等,以防止驿传的丢失和损坏等。
外护是指驿传的附属的护卫,主要负责驿传的路线和目的地的选择、安排、协调等,以防止驿传的迷路和误入等。
最关键的是增加驿传的隐蔽性和保密性,用于保护驿传的信息和物品的内容和价值不被泄露和暴露。
标题:古代800里加急有多快?为何连劫匪都不敢去抢,强盗:根本是找死
地址:http://www.hmhjcl.com/baike/65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