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外贸20强城市出炉 北京列第二 郑州出口逼近广州

组织1100人的代表团南下广州、香港参展开拓市场,拿下3000平方米、200个展位,并踏踏实实包下3家酒店住上一个月,这是浙江宁波一家大型外贸公司4月的计划,也是“外贸大市”在严峻形势下发力的一个缩影。

面对全球经济下行、外需收缩的挑战,早在去年7月就开创全国首架商务包机出海“抢单”先例的宁波市,一直没有停下脚步,大量民营外贸企业也展现出了开拓市场的强烈意愿。

作为全国首架商务包机团的团长,宁波市商务局对外贸易促进处处长费建明告诉第一财经,今年报名参加广交会的参展人数和展位数规模都超过了疫情前,也创下了历史新高。“从企业的能动性来说,我们还是蛮有信心的。”他透露,境外客户也有不少明确表达了来华的迫切心情,双方约好将在广交会等线下见面洽谈。

一线人员的主动性与对市场的冷暖感受,与面上的数据相互印证。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以美元计,中国2月进出口额超过4112亿美元,同比增长1.3%,中国2月进口达1970亿美元,同比增长4.2%,均终止了连续4个月同比增速下跌的势头。虽然2月出口同比下滑1.3%,至2140亿美元,增速仍然处于负值,但较过去3个月的降幅已有明显收窄,其中1月的降幅为10.5%。

虽然今年前2个月的进出口数据同比有所下滑,但在中国城市外贸排行榜上,稳住“全国外贸第六城”的宁波挤进了前五,出口以及进口的排位较2022全年也均上升了1位。

除了宁波,第一财经梳理了全国各大城市今年前2个月的进出口数据,并与2022年全年的排位进行了对比,发现了多个城市外贸表现的变化。比如,北京的进出口规模超过了深圳位列第二;郑州则上升了6位,其出口更是逼近广州,超过了青岛、杭州、无锡、厦门、南京、天津等城市攀升到了第11位。

这些城市外贸排名变化的趋势和原因,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接下来的稳外贸及转型升级提供相应借鉴。

排位发生了哪些变化

根据第一财经整理的榜单,今年前2个月的进出口规模前20城中,一半以上的城市位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成都、郑州和重庆3座中西部城市也在前20强之列。和2022年相比,前20城还是老选手,没有新面孔,但其中有11座城市在排序发生了调整。

上海凭借0.7%的正增长继续稳居全国进出口规模的冠军。前三名中,同比增长8.9%的北京反超深圳上升到了第二位,而深圳则因同比下降8.1%位居第三,一正一负的增速导致两者差距超过了1100亿元。

苏州继续排在第四。挤进了前五的宁波则与东莞对调了排位。虽然两者自身规模同比去年均发生了下降,但对比宁波同比下降9.8%的表现,东莞下滑得更厉害——同比下降21.2%。

排位不变、跟在东莞后面的分别是广州、厦门、青岛、天津和成都。

紧跟成都之后,变化最大的当属郑州,其因18.2%的同比正增长在城市进出口规模排名中上升了6位;之后,金华与佛山均上升了2位;重庆、杭州和无锡均因两位数的同比降幅下降了3位;南京的进出口即使同比增长了4.1%,但在排位上仍然下降了1位;而大连和烟台排位不变。

从进出口的增速而言,前20位中8城呈现正增长,并跑赢了全国增速(-0.8%)。其中,增速最快的即郑州市,增长18.2%,另外12城同比负增长,下滑最严重的为东莞。

就今年前2个月的出口排名而言,前三强保持稳定,深圳继续坐稳第一,上海和苏州分列二、三位;宁波同样与东莞调位,升到了第四位;北京上升两位至第六;包含了“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的金华继续位列第七。

在出口前20城中排名上升的除了宁波和北京,还有佛山、成都、郑州、福州和长沙。上升最显著的还是郑州——其出口凭借35.4%的增长上升了7位,逼近广州,也成为其进出口同比两位数增长的主要动力。

和进出口的排名对比,出口的排位发生了更大的变化,前20位中15城发生了调整,可见竞争激烈程度。

在出口增速上,前20位中7座城市呈现正增长,仅5家跑赢了全国增速(0.9%)。其中,北京、郑州、福州和长沙均呈现高速增长,分别同比增长38.7%、35.4%、41%和45.1%。14座城市下降中;降幅较大的是广州、杭州、重庆、东莞、佛山、天津,分别下降了20.6%、19.8%、18.2%、17.6%、15.7%、12.4%。

从今年前2个月的进口排名来看,前四位保持不变,仍然是北京、上海、深圳和苏州。厦门凭借27.8%的同比增速在排位上提升了3位;广州的进口同比增长了3.6%,但在位次上仍然下降了1位;宁波的进口和出口及进出口一样,均上升了1位;东莞以27%的降幅下降3位;重庆、南京和杭州分别上升1位、4位和2位。

在进口增速上,前20位中仅7座城市呈现正增长,另有12座城市同比下降,其中增长最大的是厦门,降幅最大的是成都,下降了34.4%。除了成都,东莞、苏州、西安、无锡、深圳的进口也均呈现两位数降幅,同比下降27%、25.1%、23.5%、19.7%、19.2%。前20中9个城市的进口跑赢了全国增速。

北京:新能源等产品出口激增

在外贸进出口的前20的排名中,北京、宁波、郑州、金华和佛山均有所提升。

对北京来说,反超深圳的主要原因,除了大环境下行导致深圳外贸下滑较大的客观因素,也归因于其自身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均同比保持正增长的实力。对北京而言,作为全国进口冠军,进口占比其外贸规模超61%,也在今年前2个月继续增长3.8%;与此同时,同比增长38.7%的出口也颇为亮眼,主要受到了国企业绩增长和新能源等产品出口激增的带动。

北京海关的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北京地区的国有企业进出口4392.8亿元,增长16.3%;民营企业进出口516.8亿元,增长12.8%。北京主要进出口贸易方式在前2个月均呈增长态势,随着一系列试点的落地,北京保税区进出口增幅较大。其中,一般贸易进出口4943亿元,增长6.4%,占同期地区进出口总值的85.8%;保税物流进出口494亿元,增长33.9%,占8.6%;加工贸易进出口236.4亿元,增长15.2%,占4.1%。

从品类而言,已成为我国外贸出口“新动能”的新能源产品,在北京同样数倍激增。前2个月,北京地区出口太阳能电池、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合计19.8亿元,增长620%。其中,太阳能电池11.7亿元,增长65.3倍;电动载人汽车4.6亿元,增长177.1%;锂电池3.5亿元,增长285.2%。

除了新能源产品,在通关和审批方面更加便利的生物医药产业则是北京外贸增长的另一个贡献者:前2个月,北京地区进出口生命科学技术产品181.8亿元,增长18.8%。其中,进口161.9亿元,增长37.3%。进口医药品200.8亿元,增长49%;出口医疗仪器及器械10.1亿元,增长5.9%。

宁波:民营大市韧性显现

对宁波来说,虽然前2个月的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同比去年分别下降了9.8%、11.1%和7.2%,却在排名上整齐地提升了1位。

和北京不同,宁波的外贸主力军为民营企业。宁波海关数据显示,宁波前2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达1368.5亿元,同比下降5.8%,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73.3%,同比提升了3.1个百分点;国有企业的进出口增长7.4%,仅占8.1%,提升1.3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下降27%,占18.5%,下滑4.4个百分点。

虽然同比自身有所下降,但民企占比的不断提升,也显现出这个民营大市的韧性。在欧美市场收缩较大的时期,新兴和发展中地区成为了新的亮点,其中宁波对东盟和俄罗斯的进出口分别增长了1.4%和74.8%,对“一带一路”沿线、中东、中东欧国家的进出口分别增长9.7%、9.3%和11.6%,比重也均在提升。

和北京主要进出口贸易方式均增长不同,宁波面临的挑战看起来更严峻一些。占全市外贸总值高达90.6%的一般贸易进出口下降9.4%,约占5.3%的加工贸易也呈现26.6%的下滑,但占比达4%的保税物流增势明显,增长了16.5%。

不过,占比超过9成的一般贸易,也给了宁波更大的抗风险能力。对比而言,进出口降幅达21.2%的东莞,今年前2个月的一般贸易占比约44%,加工贸易占约30%,保税物流贸易占23%,分别下降了19.36%、26.96%和19.71%,其中加工贸易下降最为严重,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产业转移的部分影响。

从品类而言,宁波继续以机电产品为主要的出口产品,占比高达57.7%。虽然机电产品的出口同比下降了11.2%,但绿色低碳产品表现突出,其中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和锂离子蓄电池的出口分别达21.5亿元、27.5亿元、16.3亿元,同比增加142.3%、6%和114.1%,三者合计增长53.9%,比重提升2.3个百分点。另外,部分工业品的出口增长也较为显著,比如空调、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分别增长了11.6%和120.2%。

虽然宁波的进口同比也呈现下降,但幅度较出口更小。在主要资源类产品进口有所下降的同时,宁波今年前2个月的消费品进口快速增长,其中乘用车、肉类、食用水产品、食用油的进口分别为18.9亿、6.3亿、5.2亿和21.5亿,分别增长161.9%、393.6%、514%和259.5%。

浙江省宁波市社会科学院院长傅晓告诉第一财经,宁波外贸的同比增速有所下降,但排名上升,凸显出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宁波对市场机遇的把握。除了紧密结合国际环境的变化,推出一系列扶持政策支持外贸企业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俄罗斯、中东欧等地的出口,并积极推动包含智能电表在内的绿色制造“走出去”,宁波近年来也在努力推动港口发展,试图“把港口硬核力量做强,打造国际强港”。

费建明认为,宁波不仅拥有港口优势,而且由于一般贸易占比高,宁波中小外贸企业也特别多,“宁波口岸的进出口额,一半是由宁波企业创造的”。这样的基础和环境,也让当地集聚了大量的外贸人才,成为推动宁波外贸稳住存量、寻找增量的动力。

郑州守住存量面临挑战,金华市场采购持续发力

作为中部城市,出口占比近7成的郑州又凭什么排名上升如此之快?今年前2个月,郑州的进出口和出口同比增长了18.2%和35.4%,进口下滑7%。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告诉第一财经,郑州和宁波一样,都拥有较高的产业集中度,辐射半径也较大。但郑州更大的特点在于临空经济和跨境电商,并且航空港和中欧班列的跨境货运优势突出,增势强劲。

不过,在过去十多年里高度依赖富士康出口的郑州,面临可能的产能转移风险和市场收缩压力,能否守住存量面临着极大挑战——据媒体报道,富士康将在印度投资7亿美元继续扩建工厂。

“富士康对于郑州出口的影响,目前的数据看起来还不明显,未来说不定。”白明说。

均在进出口排名上上升了2位的金华和佛山,和自身纵向相比,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金华今年前2个月的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均保持正增长,分别增长4.4%、0.7%和36.3%,而佛山则分别下降了14.7%、15.7%和7.1%。

长期在市场采购上领跑的金华,今年前2个月也凭借市场采购的优势,拉动全市出口增长3.2个百分点,实现出口565.1亿元,增长5.7%,占整个浙江省市场采购出口总值的8成以上。集聚了大量中小微外贸企业的义乌,也让民营企业在金华的主导地位持续巩固——今年前2个月,金华民营企业的进出口总值高达1089.1亿元,占到全市的98.5%。与此同时,绿色低碳产品的出口也同样不错,其中,太阳能电池、电动汽车出口分别增长40.4%、3.2倍。

义乌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义乌市进出口总值达791.9亿元(占金华市进出口的7成以上),较上年增长7.4%;其中出口729.0亿元,同比增长6.7%;进口62.9亿元,同比增长16.1%。增速分别高于全省12.2个、13.1个和16.4个百分点,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值占全省份额分别为11.5%、14.5%和3.3%。其中,对欧盟贸易增长20.5%,对美国贸易下降7.8%,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8.2%,此外,对沙特阿拉伯和巴西进出口分别增长47.3%和25.8%。

与此同时,近年来利用出口贸易基础优势大力发展进口的金华,也收获了一定的成效。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金华的未锻轧铜及铜材、农产品、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分别进口65.5亿元、37.3亿元和9.9亿元,分别增长1.2倍、9.3%和72.3%,三者合计拉动全市进口增长39.1个百分点。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3月16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外贸开局平稳展现了较强的发展韧性,一方面,规模保持稳定;另一方面,结构持续优化。民营企业更加活跃,与新兴市场贸易往来更加密切,跨境往来更加畅通,外贸新动能持续释放。地方和企业普遍反映,外需走弱、订单下降是今年中国外贸面临的最大挑战。商务部在广泛深入调研基础上,正会同有关部门针对地方和企业需求,研究稳外贸政策,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大量海外客户迫切希望来华参加展会,开拓市场,中国企业也期待通过展会获取订单、扩大贸易。”束珏婷在3月23日的发布会上还说,预计全年境内举办展览活动规模较上年有望实现大幅增长。

随着线下经贸活动的陆续恢复,比如4月将在海南举办的消博会以及在广州举行的广交会,都将成为今年稳外贸、增订单的重头戏,也有望带动各地的进出口继续回升向好。

来源: 第一财经

标题:1-2月外贸20强城市出炉 北京列第二 郑州出口逼近广州

地址:http://www.hmhjcl.com/gzdm/12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