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12年后,北大数学天才下山卖课,然后被网暴了

01

12年前。

一则“北大数学天才出家”的报道,引发舆论哗然,轰动全国。

报道里的主人公,叫柳智宇。

和韦神一样,

智力过人,轶群绝类。

满足所有人对天才的想象。

当时。

他遁入空门的消息一出,众人扼腕长叹。

“世上又少了一个绝世天才!”

只是,谁也没料到。

清修12年后,柳智宇却选择下山还俗。

今年五月份。

他脱下僧袍,换上Polo衫,到一家心理咨询公司就职。

写字楼里,他和大多数社畜一样。

工位上加班。

钉钉上打卡。

日复一日,周而复始。

两种选择,引无数人疑惑——

出世到入世,兜兜转转数十年。

柳智宇如此折腾,究竟为何?

02

柳智宇前二十年的人生,堪称爽文。

翻开他的履历,你会发现——

他简直是个常胜将军。打遍天下无敌手,无人能出其右。

他出生在湖北武汉的一个高知家庭。

父亲是物理老师。

母亲是工程师。

他自幼聪颖。从小学起,就展现出异于常人的数学天赋,一度被称为“少年天才”、“小华罗庚”。

高中时进入国家队,被学校当成重点培养对象。

为了让他专心学习,学校还给他专程安排了一个单人教室。

他也不负众望。

高一那年,发表了一篇名为《幂数列求和纵横引论》的学术论文。

这篇文章,难度之高,思维之严谨,令众多学界专家拍案叫绝。

2005年。

不到18岁的柳智宇,代表国家队参加第3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循环赛。

赛场上,他力压群雄,一战成名。

为中国夺得一枚金牌。

组委会看到他的试卷时,纷纷竖起大拇指,啧啧惊叹:

“这解法,简直比标准答案还精彩!”

此后,他乘势而上,越战越勇。

2006年再度代表中国队,出战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赛场上高手云集,卧虎藏龙。随便单拎一个,都是世界级的数学天才。

劲敌当前,选手们个个摩拳擦掌,难掩敌忾之心。

惟有柳智宇云淡风轻。

比赛前夕,他翻开《庄子》。神色如常,仿佛一切了然于胸。

带队老师见状,心揪成一团。

毕竟,强中自有强中手。若是轻敌,恐怕会大意失荆州。

可比赛当天,他解题如行云流水般流畅。

招招狠辣,式式争先。

一场酣战下来,以满分成绩再次摘得桂冠。

就连被盛赞为“德国天才”的舒尔茨,在沦为他的手下败将后,也甘拜下风,输得心服口服。

图:左二舒尔茨,右二柳智宇

高三时,北大向他抛出橄榄枝。

他拿下保送名额。

不久后进入“北大四大疯人院”之首——数学学院。

当时,与柳智宇绑定的标签,都是:神童、数学天才、奥数冠军……

只是,谁也没想到。

四年之后,他的履历上会再添一个称呼——

“贤宇法师”。

03

2010年。

刚完成学业的柳智宇,收到麻省理工学院的offer。

出国前夕,父母在老家帮他收拾行李。

正当临门一脚时,柳智宇却突然变卦。

他给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Gigliola Staffilani,发去一封邮件。

“很抱歉地通知您,我不会成为MIT的学生了。您可能会很惊讶,我决定把一生都奉献给佛教,并成为北京龙泉寺的一名僧侣。”

是的。

他决定出家了。

邮件发出后,柳智宇已整装待发,准备奔赴龙泉寺。

父母听闻此事后,急得跺脚。

一路风驰电掣赶到北京劝阻。

面对父母斩钉截铁的阻挠,柳智宇默不作声,跟随父母回到老家。

在老家静默几天后,柳智宇告诉父母,想回北京和同学们道个别。

父母也没多想,以为他已打消念头。

不料。

那天出门之后,父母再也打不通他的电话了。

再次相见,柳智宇已剃发为僧,法号“贤宇”。

为此,柳智宇的母亲大病一场。

周遭的人在听闻此事后,也神色错愕,难以置信。

此前,他们都曾听到过一些风声。

说柳智宇不想出国,想出家。

但在当时,他们都以为这只是一时戏言。

毕竟。

在众人眼里,柳智宇扮演的角色一直是乖巧的“数学天才”,怎会突然出家。

但问题恰恰出现在这里——

柳智宇太厉害了。

披在他身上的天才光环太耀眼了。

以至于,所有人只看得到“天才”的A面。

唯独忽略一件事——

A面背后,藏着一个“普通小孩”的挣扎与孤独。

04

自小学起。

柳智宇就被寄予厚望,送进奥数班。

成绩虽好,身心健康却一塌糊涂。

父母要求他完美,对他百般控制。高压环境下,柳智宇的天性被完全扼杀。

他不与同学交流。

终日凭窗苦读,埋头题海。

有一回,学校组织看电影,所有人都兴头十足。唯独他,在微弱的光线下做试卷。

一开始与题库打交道,倒也甘之如饴。

他说:“那是另外的一个世界,数学的世界,其中并没有凡庸琐碎的得失毁誉,只有自然的美、人类心智的美。”

可后来他发现,现实并非如此。

中考那年。

老师为了照顾体育不好的柳智宇,特地大开绿灯,让他获得满分。

对此,柳智宇嗤之以鼻。

很快写下一封匿名信,无情揭发。

他说:“他们所关心的是我的前途会不会受影响,而我所关心的,是一条心灵的出路。”

进入高中后,他参加奥数比赛。名噪一时,叱咤四方。

但他并不开心。

一来没时间参加美术课、体育课。

二来他正被校园霸凌。

学校对他重点培养,让他招致非议。他受尽冷遇,穿行于各种暗箭明枪,无从还击。

可父母并没有察觉到这一点。

高三前那个暑假,柳智宇加入奥数国家队。到沈阳开始封闭式培训。

因不擅交际,柳智宇总是独来独往。

他也尝试过融合,都以失败告终。

不堪心理重负的柳智宇,给父母打电话求安慰,反招痛骂——

“这么大了哭什么,送你来培训给你花钱不是让你找朋友,是让你好好培训数学的!”

哭诉无门,柳智宇只能继续奔跑。

即使患上严重的眼疾,也不敢停下来喘息。

他像个被上紧发条的竞赛机器。

被名利裹挟,被得失绑架。

没有暂停键,不能掉链子。

那年的比赛中,他以满分成绩夺下金奖。

奖牌挂在身上,所有人都为他欢呼。

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根本不是他想要的。

他说:“我个人不需要这块金牌,而是学校需要这块金牌。”

他想要的,是《逍遥游》里的自由。

是心灵的出路。

是探索“数学之美”。

这条出路,在上大学后找到了。

05

北大读书期间,柳智宇的眼疾日益严重。

饱受折磨的他,力不从心。

他说:“在课程上的学习没什么问题,但要去掌握很深入的数学思想,成为一个数学家,基本不可能了。”

就在那时,他遇到了北大耕读社和禅学社。

自此,命运改写。

2008年起,柳智宇常跟随社团,去龙泉寺做义工。

久而久之,他发现——

龙泉寺,是自己一直苦苦寻觅的净土。

在那里,所有人洗去浮尘。

不慕名利,不求闻达。

他逐渐明了,菩提心萌芽。

本科结业前夕,他已有皈依打算。

但当时,父母希望他申请麻省理工学院。

为讨父母欢心,他考托福、GRE。

可他终究骗不过自己,最终还是孤形己意,奔赴龙泉寺削发为僧。

自此离群索居,青灯古佛为伴。

他的大学室友知晓此事后,说了一段话。

“他对于佛门的认识,实在是太过理想化…… 就我有限的所知,寺庙里的森严等级,未必亚于俗世……”

无心之说,却一语成谶。

初入龙泉寺,柳智宇一派“天真”,幻想一种柏拉图式的生活——

避世隐修,悟生命至理,品人生三味。

清修多年之后,他如梦初醒,惊觉并非如此。

在寺庙,僧人需做饭、砍柴、盖房。

素来欠缺动手能力的柳智宇,做什么都碰一鼻子灰。

不过,难倒他的并非闲杂事务,而是各种人际是非。

刚到龙泉寺时,柳智宇总在夜间如厕时,忘记关灯。

此事令室友牢骚满腹,双方常起口角。

再到后来,柳智宇忍着眼疾翻译整理32本经书。

经书出版时,署名权却另归他人。

2018年。

“学诚法师”被曝骚扰女弟子。

自己所景仰的高僧大德,竟是色中饿鬼。

倏忽之间,柳智宇的信仰幻灭,化为泡影。

他说:“我所追求的佛学不应该是这样!”

不久后,默默与龙泉寺告别。

06

此后四年。

柳智宇一直以僧人身份,云游四海。

那段时间,他开始对心理学产生兴趣。

于是日日钻研。

最终,成功考取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还与人合编了《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手册》。

柳智宇逐渐发现,心理咨询能帮助泅于苦海的人,走出困境。

这与他理解的“普渡众生”,很是相符。

临近春节的一天。

他脱下僧袍,决定还俗。拥抱另一种生活。

消息一出,很多人都发出一种“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论调。

他们喟然长叹,说他浪掷多年光阴,已成废柴。

毕竟。

当年与他同台竞技的“数学天才”舒尔茨,早已名扬天下,彪炳史册。

而他几经辗转,还是回到浮尘里打滚。

他搭上互联网快车——开通社交账号——一夜涨粉8万——直播卖课。

一连串的动作,免不了有自我兜售之嫌。

因此很多人怀疑——

柳智宇还俗,不过是为钱折腰,邀名射利。

其实不然。

今年5月,他到心理公司入职。

公司承诺给他3万月薪,他却主动要求降到2万。

还说:“我不买房、不买车,更不想生孩子,要那么多钱干啥?还不如多奉献给大家。”

你看,他依旧没变。

与世无争,闲看风雨。

直播卖课,是还俗后的生计之策。

凭本事吃饭,无可厚非,不寒碜。

十二年前,他选择遁入空门。

蒋方舟叹息:“修行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点遗憾他的选择这么彻底和决绝。”

但其实。

柳智宇的每次选择,都遵循本心。

不囿于世俗成见,亦不迎合他人期待。

这样的淡然,无可指摘。

只不过。

还俗之后的柳智宇,是否会陷入新一轮挣扎?无人得知。

毕竟,人生于世,处处是道场。

这纷繁的俗世里,充满人情纠葛,世态复杂。

在红尘里打滚的人,注定要尝遍酸甜苦辣,受尽风霜雨雪。

有什么修行,能与为人相比?

下山还俗后,柳智宇作为僧人的修行确实结束了。

但当他重入红尘的那一刻起,

真正的修行,才刚刚开始。

END

标题:出家12年后,北大数学天才下山卖课,然后被网暴了

地址:http://www.hmhjcl.com/gzdm/3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