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表情符号四十年,为何势不可挡

来源:环球时报

香港《南华早报》9月19日文章,原题:表情符号40年——这些可爱的象形文字如何出现,未来如何发展? 没有面部表情和体态语的数字世界里,表情符号和标点符号一样重要。对我们很多人来说,用它们来强调我们的语气和情感,是非常自然的事。特别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保持社交距离两年之后,它们似乎变得不可或缺。

最早的表情符号始于40年前的9月19日,情感符号、标点符号组合被美国一所大学用来表示面部表情,最著名的就是后来被称为“笑脸”的符号——:-)。从那时起,这些组合演变成了我们今天广泛使用的迷你图标。现代表情符号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面部表情、手势,到物体和天气。德国波恩大学语言学家艾丽卡·林茨说:“它们有助于强调一段话应该如何被理解。”

面对面的交流中,说话者的面部表情、手势和语气为我们提供了对方说话内容的重要线索,例如,对方是不是在表达讽刺。1982年,美国计算机科学家斯科特·法尔曼在供职的匹兹堡大学使用笑脸表情符号时,希望它能帮助防止数字交流中的误解,而这种误解经常发生在学校的BBS论坛中。今年早些时候,法尔曼在接受德国《法兰克福评论报》采访时表示,当时,这个表情系统主要是供那些有讽刺倾向的“网虫”使用的。他说,由于很多人都很难理解他们帖子背后的意图,于是认真地回复了他们的帖子,“口水战”随之而来。

从那时起,人们开始讨论给自己的笑话打上表情符号的可能性,起初的讨论也不是很严肃。但在1982年9月19日,法尔曼发布了他的建议,其影响之深远,当时他几乎没有预料到:将冒号、负号和括号组成一个笑脸,表示“开玩笑”。法尔曼后来表示,他的初衷只是为了给其他用户开心一下,但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这个想法很快就火了起来,并开始在大学之外传播开来。林茨说,今天,表情符号不仅被用来表示如何理解一段话,也越来越多地取代标点符号。例如,当一个小图标代替句末的句号时,其意义就会变得“富有表现力”。

表情符号也有助于简化交流。例如,一个竖起大拇指的符号通常用来快速表示同意。相反,短信中缺少表情符号也具有重要意义,通常用来传达一种更严肃的语气。林茨说,许多人已形成一种意识,知道何时该用表情符号,何时最好不要用。例如,她的学生最近分析了名人在社交媒体上使用表情符号的情况,发现演员往往比政客更经常使用表情符号。

然而,林茨认为,从长远来看,这些小图标也将越来越多地用于正式交流中。她说:“表情符号的胜利势不可挡。”她同时表示,这并不能完全消除误解的风险,因为表情符号的含义有时是模糊的,人们倾向于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它们,表示不同的含义。从这个角度说,也许是法尔曼最初想法的简单性帮助了这个概念的发展。(作者佚名,任重译)

标题:港媒:表情符号四十年,为何势不可挡

地址:http://www.hmhjcl.com/gzdm/3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