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一名外国记者曾向普京提问:
究竟该如何看待德国对核电站的否定态度呢?
普京回答道:
道德国人以后要靠柴火取暖吗?
随后,普京又贡献了“金句”,
德国即便是想砍柴,恐怕也得仰仗西伯利亚的森林。
所有在场人员哄堂大笑,谁也没有在意当时的情况是否能够成真。
而今天,对欧洲来说,最可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更为关键的是,欧洲的带头大哥,美国人却在舒舒服服看热闹。
26日,丹麦军方突然发现,埋在深海里的“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突然发生了剧烈爆炸。
今天,根据中国新闻网的消息,瑞典海岸警卫队发现“北溪”天然气管道第四处泄漏点。
两条不同的管道,在两天之内发生4处严重泄漏。再缺乏想象力的人都清楚,这不大可能是技术原因,更不可能是管道质量问题。
换一句话话,这不是天灾,可能是“人祸"。
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很明确,她认为这是一次蓄意破坏的行为。
不管是谁破坏了北溪天然气管道,欧洲这个冬天注定难熬。当年普京的话可能一语中的,欧洲真的要向俄罗斯购买柴禾了。在限制进口俄罗斯石油的情况下,没有纳入制裁清单的也就俄罗斯购买柴禾了。
作为建设“北溪-1”、“北溪-2”管道的主要功臣,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心里可能有一万匹草什么马想说出口。
但是,她忍住了。
不过,想起当年,2011年“北溪-1”启动仪式上,默克尔和梅德韦杰夫笑颜如花,在众多官员簇拥下,将双手搭在管道的控制轮盘上开启了俄向欧的供气时代。随后,又趁势而上,开始建设北溪二天然气管道工程。
而今天,“北溪-1”、“北溪-2”管道多处漏气了。
“北溪-1”、“北溪-2”管道多处漏气可能只是一个导火索,让主动退退出政坛的默克尔终于打破沉默。
9月27日,她罕见地在柏林科尔基金会活动中公开露面,并就国际局势坦率发表看法。
默克尔当着众多嘉宾的面,发出了两个警告:
1、普京的话必须认真对待。她说:
“不要把普京的话视为虚张声势,认真对待绝不是软弱的表现,相反,这是政治智慧的标志……”
这句话可能有两层意思,一是在俄罗斯乌克兰军事冲突之前,普京就对乌克兰加入北约发出明确的警告。而相关各方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都没有当回事。结果,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争爆发了。二是现在,普京发表动员讲话时表示,“准备使用一切手段保护俄领土与人民”。这“一切”的手段,大家的理解,就包含核武器。
现在的俄罗斯乌克兰军事冲突,一方面是美国大力支持,加码军事、情报、经济支持。另一方面则是俄罗斯开始加码军事力量,增加军工厂产能,动员30万军人上前线。
冲突升级,越来越明显。
2、默克尔第二个警告:要创造回旋的空间。
默克尔引用她的老领导科尔的话说,要着眼于“第二天”。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有助于保留回旋余地,甚至同样重要的是,发展出新的回旋余地。”
这个“第二天”就是,当俄罗斯乌克兰军事冲突结束之后,欧洲和俄罗斯,德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会处于什么层面,合作会到达什么层面。
俄罗斯民族永远不可能消失,普京也不可能迅速垮台。
谁也不能陷入泥潭无法自拔。
“北溪”管道断气了,两条管道都断气了。
笑容彻底没有了。原来带来希望的互利共赢,最终成了激烈斗争的筹码。
仿佛是一场噩梦,一切都回不去了。
作为执掌德国16年的总理,她是欧洲无可争议的大姐大。美国前总统奥巴马退休前专程到柏林向默克尔告别,普京曾在2013年G20峰会上细心地帮默克尔披上大衣。可见其在国际政坛的影响力。
现在,俄乌冲突爆发,德国和欧洲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而且,按现在的演进速度,危机还在向纵深推进。而作为带头大哥的美国,却在旁边舒舒服服看热闹。
标题:默克尔公开警示,普京的话必须认真对待,问题可能有点严重
地址:http://www.hmhjcl.com/gzdm/4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