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卫星零起步”到“百星耀浦江”,今天这颗卫星发射成功,对上海意义特殊

今天(11月15日)9时3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四号03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本次发射的星箭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

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是常温液体三级运载火箭,性能优良、用途广泛。针对不同类型的卫星和不同的轨道要求,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采取灵活的发射方式,可实施一箭单星或多星发射,其太阳同步圆轨道运载能力可达3吨。

遥感三十四号03星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

此次任务还有一层特殊意义。对于上海航天509所而言,这是509所研制发射的第100颗卫星,见证了“上海卫星零起步”到“百星耀浦江”的飞跃。

1969年,周恩来总理提出,上海也要搞卫星,主要是研制应用卫星。10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上海下达了研制技术试验卫星和气象卫星的要求。12月8日,上海市组织召开“七〇一”工程动员大会,长空一号卫星作为1970年1号任务正式开始工程研制,509所的前身上海汽轮机厂七〇一车间承担抓总工作,上海作为我国重要的卫星研制基地由此开端。

1975年7月,等待已久的成功才终于来临。长空一号成为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三颗卫星,也是我国首颗飞行成功的三轴稳定卫星。上海卫星事业完成了艰辛起步。

进入20世纪80年代,509所全面转入气象卫星的研制,完成了由科学试验卫星向业务应用卫星的跨越,也成为了我国气象卫星的摇篮。

1977年11月,在我国气象卫星工程第一次大总体方案论证会上,把我国第一代低轨气象卫星命名为风云一号,正式开启气象卫星的风云纪元。

1988年,风云一号A星成功发射,此后又先后发射了3颗风云一号卫星。其中,1999年5月10日,在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空袭后的第3天,风云一号C星成功发射,在轨表现出色,被国人誉为“争气星”。这是我国第一颗业务应用气象卫星,也是国内寿命最长的在轨遥感卫星之一,被列为20世纪末中国三大事件之一,铭刻在中华世纪坛。

在进行低轨气象卫星研制的同时,509所并行开始高轨气象卫星研制。1997年,高轨气象卫星风云二号A星成功发射,紧随其后又发射了风云二号B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同时拥有低轨和高轨气象卫星的国家。从2004年到2018年,我国又先后发射6颗风云二号卫星,颗颗成功。

进入新世纪,509所瞄准微波遥感卫星开展技术攻关,推进我国对地观测系统进入全新阶段。2006年成功发射了遥感卫星一号,开创了我国微波遥感卫星先河,首次实现了我国全天候全天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也是世界上第二个研制成功中等分辨率微波遥感卫星的国家。此后,又研制发射了30余颗微波遥感卫星,分辨率提升到亚米级,在我国应急救灾、海洋观测、农林业监测、地球测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

当今,上海卫星事业进入每年至少发射一颗新型号卫星的高速发展阶段,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光辉历程,研制了众多在国际上国内技术领先或是填补领域空白的卫星:风云三号卫星在国际首次实现了“上午轨道+下午轨道+晨昏轨道”三星组网业务观测能力;风云四号卫星在国际首次实现了高轨大气垂直探测和250米分辨率定量遥感;高光谱观测卫星开创了我国高光谱观测新时代;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填补了国际激光大气遥感空白;陆地探测一号01组双星构建了全球首个L波段分布式SAR测绘双星星座;浦江一号卫星首次以上海地域元素命名;“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实现了我国空间探测从月球到火星的跨越;“羲和号”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开启了我国“探日时代”……

陆地探测一号卫星

靠着一步一个脚印,509所研制发射的卫星坚持一颗星一个跨越,实现了从低轨到高轨、从近地到行星际、从科学试验到业务应用、从单星到多星多轨协同组网、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跨越,卫星综合效能和技术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面向未来,509所将紧抓上海市空间信息产业发展新机遇,培育打造“卫星+”产业新业态,牵引卫星应用新需求,全面提升卫星应用能力,带动卫星应用产业生态建设,为将上海打造成空间信息技术创新的策源地不懈奋斗。

栏目主编:李晔 题图来源:新华社

文中图片: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来源:作者:俱鹤飞

标题:从“卫星零起步”到“百星耀浦江”,今天这颗卫星发射成功,对上海意义特殊

地址:http://www.hmhjcl.com/gzdm/7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