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 综合报道
12月2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重点人群医疗服务有关情况。
接种疫苗不如感染奥密克戎?
接种疫苗是否不如感染一次奥密克戎?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回应,虽然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株和过去既往流行的其他变异株相比,致病性有所减弱,但是依然存在着重症和死亡的风险;而且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在各个年龄段都会有所体现。“只不过我们过去强调的老年人得上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在整个人群当中比例会更高一些。另外,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比例也会更高。”
王华庆说,目前已经有多项研究显示,与完成全程或者加强免疫新冠病毒疫苗的人相比,没有接种疫苗的人住院风险、重症和死亡的风险相差比较大,其中也包括了青年人和成年人。在这种风险有一定程度存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降低这种风险。“所以,我们建议没有接种疫苗的还要接种疫苗,没有完成加强疫苗接种的,要尽快完成加强疫苗接种,不管是老年人、还是成年人和青年人,都把这种风险降到比较低的程度。”
不建议故意去感染新冠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介绍,目前奥密克戎的致病力是明显下降的,但感染后仍然有一部分病人出现临床症状,包括发热、肌肉关节酸痛、咽喉肿痛等表现,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正常工作。虽然奥密克戎目前传染性很强,防控的压力很大,但是还是希望疫情不要出现短时间大量暴发,因为一旦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病人,会严重影响整个社会秩序和民生。同时,对医疗机构也会造成巨大的压力甚至挤兑,影响医疗机构对日常急症危重病人的救治。尽管奥密克戎传染性很强,但感染以后大部分是自限的,致病力或者严重程度比较低,不主张、不建议故意去感染。
王贵强表示,老年人、有基础病的人群,尤其是没有打疫苗的老年人,一定要做好防护,不要在第一轮流行高峰感染。在这个流行高峰感染,可能会出现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或者挤兑的问题,导致重症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老年人要做好防护,包括敬老院的老人、有基础病在家卧床的老人,此外,还要特别注意避免感染。没有接种疫苗的老年人,还要继续进行疫苗接种。
“在目前第一轮疫情快速增长的阶段,随着时间推移,感染人数增加,快速上升态势会趋缓,这是普遍的规律。但是,一段时间以后,随着大规模的社会活动,包括春运或者各种社交活动的广泛开展,可能还会有一轮新的疫情,这种疫情波浪性的出现,最终可能形成一定的群体免疫屏障,发病率就会明显下降。我们希望疫情不出现大规模的暴发。” 王贵强说。
多地已发现BQ.1和XBB分支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介绍,BQ.1和XBB是奥密克戎新的变异分支。国际上,一些欧美国家已经逐渐显示出它们是优势毒株,主要表现为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增加。但其致病力和奥密克戎其他系列变异株没有明显区别,重症率和死亡率在流行BQ.1和XBB的国家没有显著增加。
对于一旦传入我国是否会引起新一轮的流行的问题,许文波说,我国近三个月以来已经监测到BF.7、BQ.1、XBB传入我国,一共有130多个奥密克戎的亚分支输入我国,同时50个亚分支引起关联的本土病例或者暴发流行,包括BQ.1和XBB,其中9个省份的49例病例中检出BQ.1及其亚分支,在3个省11个病例中检出XBB亚分支。BQ.1和XBB在我国尚未形成优势传播,目前还是以BA.5.2、BF.7为主,但其传播优势会逐渐增加,和BA.5.2和BF.7以及其他50多个输入的亚分支,可能会形成一个共循环。
预防BQ.1和XBB其实和预防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株是一样的,采取的措施就是监测它的致病力有没有变化,监测其基因组有没有进一步的变异。如果其临床特征有任何变化,中国疾控中心将会把临床特征和基因组特征联系起来,进行研判,但是暂时还没有发现BQ.1和XBB在国内外引起重症和死亡增加的报道。
许文波说,预防还是要做好,我们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未来新冠毒株可能
发生更大变化吗?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介绍,奥密克戎从2021年11月份出现以来,截止到2022年12月18日,已经从BA1到BA5这5个分支演变为709个亚分支,其中重组产生的病毒是72个,SBB就是72种里面的一种。奥密克戎系列毒株变异一直持续下去,只要在人群当中循环,它就会复制,复制就会发生基因组变异,变异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病毒本身进行变异导致抗原位点突变,导致免疫逃逸。所以免疫逃逸是为主的,现在它的变异趋势从最早的早期毒株,最初是阿尔法占优势,之后是德尔塔,后来BA1代替了德尔塔,然后BA2代替了BA1,最后BA5代替了BA2。国内对奥密克戎系列毒株都很敏感,所以BA5.2占优势。整个变异的趋势以免疫逃逸为主,免疫逃逸会造成人群传播优势增加,这是它的变异趋势。
第二,将来它会不会传播力增强,致死能力增强?这个可能性比较小。现在奥密克戎演变出709个亚分支,住院、重症、死亡病例明显低于早期的德尔塔株和其他的VOC变异株,700个分支没有看到重症和死亡增加,将来的变异趋势总体来说变成致病性明显增加的可能性比较小。从整体来说,产生既高传染性,又致病性增高的毒株可能性比较小。
再次感染新冠
是否会对免疫系统造成损害?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介绍,再次感染是二次感染,是指感染之后过了一段时间再次感染新冠病毒。目前从数据来看,奥密克戎毒株再次或者二次感染的风险高于德尔塔毒株和原始毒株。从二次感染的时间来看,一般有一段间隔,不会说感染以后很快再次感染,同一个毒株再次感染概率极低,就是感染了,也不会出现明显的表现,一般得是轻型病例,二次感染指变异株以后的突破性感染。突破感染的时间间隔和临床表现密切相关,间隔时间越短症状越轻,间隔时间长了,症状偏重,这和我们体内的保护性抗体免疫有直接的关系。
王贵强表示,瑞典的研究发现,二次或者三次感染奥密克戎不同的毒株,症状非常轻,基本是无症状或者轻型病例。当然,我们也要关注一些老年人。美国退伍军人机构做了一个研究,在退伍军人的老年人里面,如果二次感染,确实有一部分病人会加重甚至死亡,所以我们一直强调在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的状态下,要关注老年人,把老年人保护好,这是至关重要的。尽管感染过了,新的病毒流行株来了以后,还是要做好个人的防护,尤其是老年人和基础病。
王贵强强调,疫苗接种可以有效地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这是非常明确的。意大利有一项研究发现疫苗接种可以降低二次感染的发生,感染以后也降低住院概率。那些有基础病的老年人,还是要打疫苗。
现在新冠死亡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介绍,随着奥密克戎毒株致病力明显下降,如果疫苗接种广泛普及,新冠感染者死亡特点有很大的变化。武汉当时的疫情大部分病人死于新冠肺炎、呼吸衰竭,现在的奥密克戎毒株感染以后主要侵犯上呼吸道,下呼吸道肺炎比例比较低,也有一部分存在肺炎,导致呼吸衰竭的情况很少,从临床实践中也看到这一点。目前奥密克戎毒株感染以后,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基础病、老年人,有其他的疾病,真正直接死于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呼吸衰竭的很少。
王贵强表示,为了科学、实事求是反映新冠疫情造成的死亡情况,卫健委最近组织专家进行了论证,印发了相应的通知,明确对相关死亡病例进行判断。主要是两个方面,由于新冠病毒导致的肺炎,呼吸衰竭导致的死亡归类为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死亡,以其他疾病,基础病,比如心脑血管疾病,心梗等疾病导致的死亡不把它归类为新冠导致的死亡。为了更好规范新冠疫情导致的死亡的统计,目前也在做相应的培训,要采取会诊和死亡讨论的方式来最后判定这个病人到底死于新冠还是其他基础病。我们不回避新冠的危害性,同时要科学看待新冠的危害。
感染新冠后多久能接种疫苗?
王华庆表示,如果最近确认感染了新冠病毒,那么近期就不建议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了。而目前来看,单纯的感染产生的免疫保护力不如感染加上接种疫苗产生的混合免疫力保护作用强,所以后期建议还是接种疫苗。按照目前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当中的规定,如果确诊感染了新冠病毒,感染时间和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时间要间隔6个月以上。当然我们的免疫策略后续会随着对疾病的认识、对疫苗的认识,还有对疾病控制的需要,不断去完善和调整。
不建议以捂汗方式为婴儿退热
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荃介绍,2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的孩子能选择的退热药物只有对乙酰氨基酚,2个月以下的孩子不能口服退热药,所以建议包括新生儿在内的2个月以下的小婴儿,一旦出现发烧,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王荃说,不建议以捂汗的方式给小婴儿进行退热。原因在于小婴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是不健全,皮肤散热是非常重要的退热途径,如果给孩子捂过多的衣物或被盖,就使其没有办法经皮肤去散热,在捂热的情况下,他们的体温可能越来越高,甚至达到40度以上,这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而且有一部分孩子可能会发生严重的捂热综合征,可能出现呼吸衰竭、脱水、神经系统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有生命危险。
所以,在这些孩子发烧的时候,除了医务人员的帮助外,家长应该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相对凉爽通风的环境,适当减少衣物,以提高孩子的舒适度为主。
感染新冠后咳嗽如何缓解?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副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杨汀介绍,不但是新冠病毒感染以后会出现这种咳嗽、咳痰的情况,许多呼吸道病毒感染都会出现这种情况,感染早期的表现,比如说发烧、鼻塞、流鼻涕这些症状改善了,但是遗留了咳嗽、咳痰的症状,我们叫感染或者感冒后咳嗽。
主要是由于病毒损伤了气道黏膜,导致平滑肌反应增强,容易出现气道收缩。有些人表现为干咳,用对症的止疼药就可以,中西药都有。有些人表现有痰,早期是泡沫痰,后期是黏痰或者黄浓痰,这个时候主张加一些化痰药,如果痰由白转黄,浓性痰,这个时候考虑可能出现合并细菌感染,这个时候加以使用抗生素治疗,一般3-5天就可以。
来源: 澎湃新闻
标题:BQ.1、XBB已在我国检出!二次感染新冠有什么后果?
地址:http://www.hmhjcl.com/gzdm/8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