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光有爱还不够:写给父母的高价值感养育指南》,黄启团 著,中信出版社2024年5月版。
“虎妈狼爸”式教育行不行?
在亲子教育方面,有两个备受争议和关注的经典案例,这两个人的名号在十年前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第一个就是“虎妈”——一位美籍华人。她的著作《虎妈战歌》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是一本超级畅销书。她的观点很简单,要想孩子成才,就要用咒骂、威胁、贿赂等高压手段,要求孩子沿着父母为他选择的道路前进。
书中描绘了她教育两个孩子的经验:有一次,3岁的小女儿不服管教,她就把孩子赶到屋外罚站。当时的室外温度只有零下6摄氏度。在她的高压下,两个女儿都顺利进入了哈佛大学,大女儿后来还考上了耶鲁大学的研究生。
第二个是“狼爸”萧百佑,他有一句粗暴的口号:“三天一顿打,孩子上北大!”他管教孩子的重要工具是鸡毛掸,他认为,孩子在12岁之前,必须靠武力给他们立规矩。后来,他的四个孩子有三个考上了北大,创造了“一门三北大”的奇迹。
按照有些人的标准来看,“虎妈狼爸”的教育虽然残酷,却是成功的,最终的结果是很多家长梦寐以求的。
于是,不少父母学虎妈、学狼爸,采用高压手段甚至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可是结果如何呢?不少孩子出现了厌学、逃学等反抗行为,极端的甚至选择自杀的方式向父母表达最后的抗议。
很多父母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就这么脆弱,骂两句就抑郁,打两下就自杀,我们不就是这样被父母用打骂的方式教育长大的吗?
以我自己为例,在我那个年代,有哪个孩子没被家长打过?我出生在农村,当时我家旁边种了很多竹子,我爸要打我时,随手从竹子上扯下一根竹条就抽我,竹条很细,抽在身上不伤人,但是很痛。我现在想起这事都还记得竹条抽在身上的那种痛感,但我并不觉得这种惩罚对我的心理有什么不良影响。
因为不少父母都跟团长(作者自称)一样,有过被打骂的经历,于是,不知不觉间就会延续父母的教育方式。可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跟当初的我们不一样呢?是打骂这种教育方式错了吗?是时代不同了吗?可是,为什么虎妈、狼爸用这样的方式就能够把孩子培养成才呢?
“爱”的教育方式同样问题很多
既然打骂方式不行,那用“爱”的方式总可以了吧?
2020年,我接了一个割腕自杀的青少年个案:那是一个留学美国的大二学生,因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孩子在出租屋里上网课期间得了抑郁症,数次割腕自杀,父母获知情况后把孩子接回了广州,经朋友介绍找到了我。
我见了他们一家三口,孩子父母都出自书香门第,举手投足间透着文化人的气质,一看就知道是充满爱的父母。在跟孩子的单独沟通中,我尝试寻找他是否有创伤性的经历,结果跟我的第一感觉完全吻合,孩子在充满爱的家庭中长大。
可是,既然是充满爱的教育,孩子为什么要自杀呢?用孩子自己给出的答案是“活着没什么意义”。为什么在一个充满爱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也会出问题呢?
讲到爱的教育,一定绕不开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
如果你的孩子还在幼儿园阶段,你一定听说过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蒙氏教育最核心的教学理念是:全然的爱与自由。
我曾听朋友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位从小在父母高压、打骂下长大的老板,学了心理学之后,觉得自己的童年非常痛苦,他特别崇尚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遭遇同样的痛苦,决心打造一所充满爱与自由的幼儿园,于是,他在自己所在的小城市创办了一所蒙氏幼儿园。
《天才少女》(2017)剧照。
他创办蒙氏幼儿园,本来是为了自己的几个孩子有一个充满爱的成长环境,但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在他的领导下,幼儿园的老师们为孩子创造了一个“全然爱与自由”的教育氛围。老师们对孩子采用自由式的管理,孩子在幼儿园里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天性。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们非常喜欢幼儿园生活。一传十、十传百,他的幼儿园非常受欢迎,最后到了“一位难求”的地步。他是个生意人,一看这是个好生意,就接连开了六家蒙氏幼儿园,每家招生都是爆满状态。正当他志得意满的时候,出问题了。
三年后,他幼儿园的第一批孩子毕业升入小学。这批孩子特别不适应小学生活。上课期间,老师不许孩子乱动,不准交头接耳,不然就要被惩罚,这跟幼儿园的教育完全不一样。这些孩子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些,一下子接受不了,就不停哭闹、不肯去上学。
很多家长就找这位老板反映问题。他不想向现有的教育体制屈服,也想着为自己幼儿园毕业的孩子负责,就干脆办了一家蒙氏小学,继续在小学里倡导“全然的爱与自由”。他的蒙氏小学的口碑非常好,招生也特别顺利。结果,六年后,又出问题了。
从蒙氏小学毕业的孩子升入初中,还是无法适应传统教学方式。怎么办呢?他又创办了蒙氏初中。后来,听说他又创办了蒙氏高中。
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也赚了很多钱,可从他的蒙氏高中毕业的孩子会进入什么样的大学,又能否适应呢?这些孩子未来进入社会能不能适应呢?现在还不知道答案。
因为这个故事还没有答案,所以,我想再分享一个有答案的案例。这个案例来自美国儿童创伤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布鲁斯·佩里与他人合著的《爱的教养:培养孩子的共情力》:
安吉拉的儿子杰里米,生下来左脸就有一块很大的、长着黑色毛发的胎记。安吉拉第一眼看到新生儿,心里立即咯噔了一下……但她很快就调整了情绪。她决定接纳孩子的长相,并且给他全然的关爱,保护他不遭受别人的歧视,给他最好的成长环境。
为此,杰里米进入幼儿园的时候,安吉拉就特别嘱咐老师:“孩子的脸长这样,我很害怕同学会嘲笑他、孤立他。拜托你跟所有同学打好招呼,不要议论他。也请你多多照顾他。”老师是个很负责任的人,他接受了安吉拉的委托,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学校给杰里米打造了一个天堂,所有的孩子和老师都非常关注、照顾杰里米,不给他任何负面信息。
在这样全然友爱的环境中,杰里米过得快乐吗?并没有。他完全适应不了幼儿园的生活,但凡有一点点不顺心,他就会大声地哭闹,而且常常陷入崩溃。在父母和老师刻意营造的全然友爱的环境中成长,杰里米反而丧失了与身边人正常交往的能力,进而无法适应这个世界。最后,杰里米成了一个问题儿童,被送到佩里医生那里治疗。
《她比烟花寂寞》(1998)剧照。
从以上案例可知,在家庭教育中,采用高压打骂教育方式的案例,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采用全然爱与自由教育方式的,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代价。
那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是对的呢?
中国道家思想认为:阴极阳生,阳极阴生,阴阳消长,孤阴不生,孤阳不长。不管是虎妈狼爸式高压教育,还是蒙氏全然的爱与自由,我们无法把握全貌。我们不知道,虎妈狼爸在高压的同时,是不是还有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呢?同样,蒙台梭利提倡的爱与自由,是否是我们所理解的爱与自由呢?
家庭教育是一个浩大的工程,我们不能从单一的视角看待它,而是要站在更高的位置,用全面的眼光,以终为始,从中找到一些规律。
家庭教育的关键是什么?
我们回到开始的底层逻辑:以终为始。站到终点看起点,思考你未来真正想要什么,今天应该怎么做。
站在终点看起点的时候,我们就会豁然开朗,看事情的角度和所持的观点就会截然不同。
站在未来看,我们希望孩子过怎样的一生呢?我认为无外乎三点。第一,要有钱。
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万万不能。金钱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种能量。
我们初中便学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金钱也是幸福生活的基础。
不少人错误地认为,钱是万恶之源,有钱人都不是什么好人,无奸不商。在这样的观念指引下,好人都不敢或者不好意思拥有金钱。
稍懂经济学的朋友都知道,在一个时段内,金钱是一个恒量,也就是说,坏人拥有的金钱越多,好人拥有的金钱就越少。既然我们是好人,是善良的,为什么我们不想办法赚更多的钱呢?钱在善良的人手上,就会被善用;钱在坏人手上,就会被用来做坏事;只有好人拥有更多的金钱,社会才会变得更美好。
一个人一生是否能够拥有足够的财富,除了能力因素,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的信念,这一点我们后面会展开论述。
《她比烟花寂寞》(1998)剧照。
当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不仅要教育孩子追求财富,还要教育孩子在追求财富时要讲究整体平衡,也就是“我好,你好,大家好”的三好原则。
第二,要有好的人际关系。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一切人生问题都源于人际关系。好的人际关系是幸福的基础。
哈佛商学院曾做过一项调查,他们用了长达75年的时间追踪一批人,从青少年到参加工作、结婚生子、步入晚年,这些人里有律师、医生、泥瓦匠,有精神分裂者、重度酗酒者等。调查人员每年会统计他们的财务状况、经济状况、身体健康状况等方方面面的信息,做一下分类、归纳,然后会让他们做一项关于幸福指数的调查问卷。
在汇总所有信息后他们发现,幸福跟财富多少关系不大,跟健康与否关系也不大。真正决定一个人幸福指数的是他有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是群居动物,天生具有社交需求。那些有良好的家庭、朋友、同事关系的人,纵使经济困顿,或者身患疾病,也能拥有更高的幸福感;而那些孤独寂寞的人,哪怕拥有再多金钱和物质,也很难幸福起来。
人际关系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邻里关系、商业合作关系等。
幸福的童年可以疗愈一生,而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去疗愈。一个人童年的经历会影响他的一生。如果想要我们的孩子拥有幸福的一生,那就需要在家庭教育中让他们学会经营人际关系。
第三,要有好心态。
我最喜欢的一首词是苏东坡的《定风波》,之所以喜欢这首词,并不仅仅因为它写得好,而是喜欢苏东坡那种豁达的人生境界:“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意外的一场雨,把人浇了个透心凉,有的人狼狈地在雨里奔跑,一边跑一边抱怨“真是倒霉”,这样的人心情是灰暗的、抑郁的。而东坡先生却淡定从容地在雨里行走,一边走一边放声歌唱,这样的人生是阳光的、开朗的。
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挫折,有人面对挫折就躺平,有人面对挫折却能从容应对,区别在于他的内在力量,在于他的心态。
如果我们的孩子都有苏东坡这样豁达超脱的心态,无论什么人生境遇,都改变不了他内心的愉悦体验,那为人父母者,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心理学研究发现,这样的心态除了后天修炼,家庭教育起到了关键作用。
什么样的家庭能培养出“三有”人才
如果你同意上述观点,那我们要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才能培养出一个未来会有钱、有好的人际关系、有好心态的“三有”人才呢?
综合我过去27年对心理学的学习研究,以及过万小时的心理咨询个案,经过反复思考和验证,我建立了一个人生成就模型,我把这个模型称为“人格之树”。如果把孩子的一生看作一棵树,我们能够看见的部分是他的成就和他的行为。我们都知道,一个人一生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通过他的行为创造的。那一个人的行为是由什么决定的呢?这就不是肉眼可见的了,这些肉眼看不见的部分就像树的根一样重要。
“人格之树”。
一棵树能否果实累累,不仅取决于树的种子,还取决于树的根扎得是否够深,以及土壤是否肥沃。如果根扎得不深,一遇风吹雨打,它就有可能轰然倒地。相对应地,如果这棵树的根系蜿蜒千里、纵横交错,它就有了抵御各种磨难的力量。
我们所说的有钱、有好的人际关系、有好心态相当于树的果实,但是如何才能让大树结出丰硕的果实呢?
性格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什么是性格?性格就是一个人的习惯性反应模式,包括行为模式和情绪模式。这个部分是肉眼可见的部分,就像一棵树的树干一样,是整棵树的支撑。
能力
性格再好,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支撑也是枉然。能力就像树最上层的根一样隐约可见。
能力不仅指我们熟知的做事技能,还包括与人相处时情绪运用的能力,也就是俗称的情商。做事技能主要靠学校以及社会来培养,而情商则跟家庭教育密切相关。
信念与价值观
一个人做或者不做什么,取决于他的思想。思想的核心要素就是信念和价值观。价值观是一个人认为什么是重要的,而信念是围绕价值观展开的判断。
如果用计算机做一个比喻,我们的身体是硬件,而信念和价值观就是软件。计算机出厂时会预先安装好一套软件——操作系统。家庭教育就像为孩子的一生预装操作系统一样重要。
营养(资源)
一棵树的成长需要营养,一个人的成长也一样。
人的成长不仅需要食物的营养,还需要心理的滋养,也就是精神层面的营养。心理营养不足的人,就像土壤营养不足的树一样弱不禁风,遇到一点挫折就躺平甚至抑郁。
身份定位
有了前面那些重要的元素,是否就能培养出一个好孩子呢?
未必!一株树苗生长在肥沃的土地上,在风调雨顺的环境中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但是否能结出我们所希望的果子,还要取决于树种的基因。
《天才少女》(2017)剧照。
在电影中,一个角色是好人还是坏蛋,取决于剧本。那么一个孩子未来会长成什么样取决于什么呢?取决于他的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主观评价,也就是说,你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关于你是谁的所有答案,就是你的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就像树种的基因一样,决定了树会结什么样的果子。同样,自我价值也像电影的剧本一样,决定了你的一生怎么活。
灵性
灵性,就是你与世界的关系。
一棵树如果孤零零地长在平原上,大风一来必然会被连根拔起。树只有生长在森林中才能健康地成长为参天大树。
人也一样,人是群居动物,一个人不是狮子老虎的对手,但一群人却可以把狮子老虎送进动物园。人需要与他人合作,人也需要适应环境。与他人和环境和谐相处的方式叫灵性。灵性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选自《家庭教育光有爱还不够:写给父母的高价值感养育指南》,较原文有删节修改。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原文作者/黄启团
摘编/何也
编辑/李永博
导语校对/卢茜
标题:《家庭教育光有爱还不够》:家庭教育的关键是什么?
地址:http://www.hmhjcl.com/ranqizao/255225.html